廉议汇|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

发布日期:2025-04-18   来源:深圳特区报

  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李微微对家人失管失教,大搞“全家腐”;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委员、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主任委员钟志生不重视家风建设,对家人失管失教……近期发布的党纪政务处分通报中,多人被指存在家风不正问题。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小事私事,不仅事关个人修养和家庭幸福,更事关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本期“廉议汇”就该话题约请三位嘉宾进行讨论。

  丁家发(安徽合肥 职员):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对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具有促进作用,而家风不正则容易出格犯错甚至滑向违法犯罪深渊。良好家风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要求。领导干部自觉树立良好家风,把小家管好,既是对家庭、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党和国家负责。

  沈峰(新疆石河子 职员):个别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对亲属子女失管失教,根子问题还是出在思想上。有的觉得自己忙于工作疏于亲情,让亲属子女得一些好处算作补偿;有的认为亲属子女经商办企业只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而非自己直接以权谋私;有的精心设计,将人脉、资源等嫁接到亲属身上,甚至让其充当敛财的“中介”,大发不义之财。凡此种种,皆是纪律规矩意识缺失,思想“总开关”没拧紧,出现了“跑冒滴漏”。

  耿银平(河南开封 职员):加强家风建设是领导干部的终身课题,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领导干部要加强自省、自警,严格教育管理家人,做到廉洁自律、廉洁齐家。同时,要加强他律。比如,强化监督执纪,纪检监察机关对家风不正、违反廉洁纪律的领导干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形成震慑。又如,将家风建设情况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通过谈心谈话、专项检查、廉洁家访等方式,了解领导干部家庭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再如,通过组织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召开家风建设交流会等方式,引导家属当好“廉内助”,共同筑牢家庭廉洁防线。

  (整理:尹传刚)


清白家风不染尘


  ■ 清风扬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培育廉洁家风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从近些年查处的案件看,出问题的党员领导干部普遍存在家规不严、家风不正等问题。家属亲属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就容易形成家族式窝案、家族式腐败。

  重视家风建设,对亲属子女的严管严教,不仅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政治要求、纪律要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提出,党员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了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的处分措施。可以说,党内法规已将家风建设上升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项“必修课”。

  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静下心来想一想、悟一悟老一辈革命家的清正家风,学活用好这一“传家宝”,才能真正立政德、严管教、正家风,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否则,家风不正可能就会成为触犯党纪国法的导火索,最终只能留下“悔之晚矣”的空悲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