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力推进婚丧喜庆事宜监管平台试点工作
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借机敛财
婚丧嫁娶是人之大事,但如果在操办中借机敛财“走错路”、大肆操办“过了头”,那就理应受到相应监管。事实证明,操办红(白)事讲排场、互相攀比风气严重,不但群众普遍感到负担沉重,还会引发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借机敛财、拉拢关系、编织人情网、搞利益小圈子等不法行为,婚丧喜庆事宜已经成为滋生腐败行为的“温床”和不法行为的“高发地带”。对党员干部的婚丧喜庆事宜实行严格监督,已是必行之举。
对此,今年2月召开的深圳市纪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探索建立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管平台。目前,试点工作已在盐田区、坪山新区、龙华新区全面推行。近日,本网记者对这三个区(新区)的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相关采访。
盐田:将婚丧喜庆事宜纳入“八小时以外”重点监督
记者走访盐田区纪委了解到,今年2月,该区全面推行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工作,在7月印发的《盐田区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重大问题(负面)报告清单》中,将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注意事项纳入“八小时以外”生活圈作为重要监督内容。
“目前正积极探索开发信息化平台,将全区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站所党员负责人,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党员领导人员以及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和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全部纳入报告范围。对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不报告、不如实报告、不按程序报告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或者通报批评。”该区纪委负责人告诉记者。
同时,开发党员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平台,并出台配套的《盐田区规范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实施意见》予以制度保障。党员领导干部届时可通过信息化平台可方便、及时、快捷的将有关报告事项报告相关单位,避免来回审批费时费力。
坪山:制定《实施细则》坚持纪律约束
近日,坪山新区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台《坪山新区规范党员干部及相关负责人举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实施细则(试行)》,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坪山特色的工作措施和富有人性化的条款。
据了解,《实施细则》创新性地规定了党员干部举办婚丧喜庆的具体请客桌数、婚礼车队车辆数等事宜,明确限定婚丧喜庆宴请标准不明显超过当地群众举办类似事宜的规模和平均消费标准,不准多时间多地点办理,只限一事一次一地办理,婚礼宴请人数单方累计不超过150人15桌,双方同地合办宴请人数不超过200人20桌,婚礼标志车队用车数量不超过9辆等等。同时,党员干部本人举办婚事或举办直系亲属丧事,单位可以派代表参加,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下一步,将进一步推进婚丧喜庆监督试点工作,加快婚丧喜庆监管平台建设工作,开发建设信息化网络平台,以科技手段规范党员干部举办婚丧喜庆事宜行为。”据新区纪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龙华:设置预警提醒功能提高监督效能
龙华新区在党员干部婚丧喜庆事宜监督管理平台建设中,以“统一管理、分级监督、定岗负责、专机专用”为设置原则,取得一定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设置了预警提醒功能,当参加人数、规模、总开支、酒店星级等超出预警范围,系统会主动预警。同时,系统会在特定时间段内自动提示纪检监察机关向报告人发送温馨提示信息。同时,该平台还拥有分析对比功能,可对指定时间段内的党员干部报告备案情况及某一单位党员干部报告备案情况并可进行同环比;并婚丧喜庆事宜的举办高峰期段、高频地点和高频事项以及具体人员填报事项是否存在与个人信息不符的情形等进行对比分析。
龙华新区纪工委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接下来,该新区将继续推进平台的建设工作,预计9月底完成主体建设及试运行工作。(王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