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廉】让中秋月饼回归本来的味道

发布日期:2018-09-21   来源:晶报

  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月饼,给单位职工发放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月饼……今年中秋、国庆前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出“两节期间这些‘线’不要踩”专题,并公开曝光八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释放出越往后对“四风”问题盯得越紧、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中秋节在我国是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民间重视程度很高,但这也是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公车私用等“四风”问题的易发期。有句俗话说:洁不洁,看过节。每逢节日,就是公众观察党风政风的敏感时期,也是作风建设的重要关口。

  从中央纪委曝光的案例来看,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意识薄弱、纪律观念缺失,屡踩“红线”,有的利用节假日期间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品礼金,有的借公务之机公款旅游,有的到食堂等内部场所组织公款聚餐,有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旅游等,甚至在组织调查期间弄虚作假、对抗组织调查。如江苏省泰州市路灯管理处党支部委员、副主任高龙根从2016年中秋节至2018年春节期间,先后5次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泰州某照明器材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所送的高档香烟14条、白酒8瓶,折合人民币9200元。

  还有少数党员干部顶风违纪,悄悄给公款购买月饼等“四风”问题穿上“隐身衣”。给单位职工发月饼,却安排下属单位给予报销,就是其中一种隐形变异“四风”问题。2013年中秋节前,陕西省工信厅原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陕西经济联合会原会长许蒲生安排省纺织协会为厅机关职工购买月饼,花费共计17.4万元;2016年春节前,经许蒲生同意,省纺织协会为该联合会职工购买购物卡,花费共计7.7万元。

  正风反腐,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那些心存侥幸,我行我素,违反纪律要求,变着花样搞“四风”的党员干部,已经受到了党纪政务严肃处理。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再次强调“不要踩线”,正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上紧节日反腐的发条,既能有效预防和治理“节日病”,让其心有敬畏、行有所戒,从而能经受“廉关”的考验,过节而不失节;又能向社会传递反腐戒奢、崇清尚俭的信号,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树立廉洁风尚。

  狠刹“四风”,过一个风清气正的中秋和国庆,也是回归节日本身的要求。往年中秋,过度的月饼包装浪费资源,让中秋的人情变味,群众批评“吃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吃”,商家感慨“月饼越贵越好卖”,媒体曝光“送礼车导致大中城市逢节必堵”。但这些包装精美的月饼礼盒,哪里比得上我们记忆深处一块包着油纸的手工月饼、一段阖家欢聚的温馨时光?如今在深圳,商场里的高档月饼礼盒少了,适合家庭消费的月饼受到普遍欢迎,这也意味着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人心,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不懈狠抓作风建设,从“不敢”“不能”逐渐向“不想”过渡,荡涤了附着在节日上的歪风邪气,使中秋等传统节日逐渐回归本义,回归人间真情、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