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廉】如何让“官场两面人” 无所遁形

发布日期:2017-04-12   来源:晶报

  身为国家某部委项目处长的赵德汉被人举报受贿千万,当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名长相憨厚、衣着朴素的“老农民”,在简陋破败的旧房里吃炸酱面。

  然而,这名腐败分子的面具被最终撕开时,他的另一面却令人震撼:豪华别墅里藏着一捆捆的人民币,码满了整整一面墙,总计超过2亿元……这时,赵德汉对着“钱墙”失声痛哭:“我收了这么多钱,却一分都不敢花啊!”

  这是最近热播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的剧情,但这种影视剧中的“官场两面人”,在现实中也有原型。如媒体报道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他在任上不仅穿着朴素,还经常骑着一辆折叠自行车上下班。但案发后,办案人员在魏鹏远的家中搜出超过2亿元现金。在清点赃款时,由于长时间不间断工作,点钞机甚至被当场烧坏。2016年10月17日,魏鹏远因受贿2.1亿余元被判死缓。

  如今雷厉风行的正风反腐,让绝大部分党员干部不敢越过红线。但极少数心存侥幸者仍然存在,其贪腐手段也越来越隐蔽。

  对“官场两面人”来说,他们表面上“廉洁奉公”,实则为贪腐堕落的“保护伞”。他们中有的人在台上讲马列主义头头是道,私下却迷信“大师”,布“风水局”;有的人看起来勤恳敬业、艰苦朴素,私下里却是纸醉金迷,腐化堕落;有的常说要管好“身边人”,私下里却把家庭当作利益输送的“交换站”……从头至尾,防范案发的心机不可谓不重。

  正是因为“两面人”平时隐藏极深,而且善于伪装,潜伏期较长,甚至能“带病提拔”“边腐边升”,不仅给查办案件造成困难,而且一旦东窗事发,他们反差极大的两面形象,还会给人民群众心理带来极大冲击,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正风反腐,既要耐心,更要智慧。识破“两面人”,不仅要有去伪存真的“照妖镜”,更要有扶正祛邪的“治本药”。只要让党务和政务更加公开,权力和职能的运行更加透明,党内监督、巡视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构筑起无所不在的监督网,让干部行动在阳光下、用权在阳光下,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环境,“两面人”就会无所遁形。

  唯有不断健全完善“不能腐”的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让心存侥幸者彻底断了念头,构筑起“不想腐”的堤坝。(吴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