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五一”“十一”假期,都是民间举办婚宴的高峰期。但党员干部违规大操大办婚宴、升学宴、乔迁宴等,却属于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最近,中央纪委在网上曝光了多宗披着各色“马甲”违规操办宴席的典型案例,引起社会关注。
事先向乡党委报告计划为儿子举办婚宴待客10桌,实际上却先后两次举办婚宴23桌。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河滩村党支部书记马来权,还以为这件报少办多的“马甲”很安全,结果受到党纪严处。
不能大操大办?那就分多次办!石家庄市裕华区委办副主任何会丰“化整为零”,没有按照事先向组织申报的内容来操办个人婚宴,而是分三批举办婚宴33桌,宴请了310余人,造成不良影响。
婚宴只能请亲属?那就提前请其他人!这是阳泉市南煤集团南庄分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忠辉为自己违规操办儿子婚宴披的另一件“马甲”。王忠辉的儿子婚宴时间本是2016年5月12日,为规避监督,王忠辉于同年4月11日、15日先后两次提前设宴8桌,宴请非亲属人员,违规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98人礼金共计3.36万元。
虽然婚丧喜庆事宜举办宴席,是中国的传统民俗,但以前不少党员干部婚丧嫁娶时大宴宾客、收受红包、互相攀比,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因受党员干部职务和权力的影响,一些婚丧喜庆宴请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沦为权力的“盛宴”。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纪委认真贯彻中央和中央纪委决策部署,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的执纪审查力度不断加大,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明显收敛。但在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仍有极少数党管干部漠视纪律和规矩,心存侥幸,顶风违纪,甚至为规避组织监督“耍花招”,自以为披上“马甲”就能欺瞒组织。直至触及纪律的红线,受到党纪严处,他们才追悔莫及。
中央纪委连续曝光这些千方百计规避监督,违规操办宴席被查处的典型案例,旨在警钟长鸣,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中央正风肃纪的决心,充分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打消其侥幸心理。
“五一”和“十一”是办婚宴的高峰期,七、八、九月又是升学宴、谢师宴的高峰期,面对化整为零、掩人耳目、偷梁换柱等各种违规操办宴席新花招,纪检监察机关亦要应对有策,加大监督明察暗访力度,对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申报、审批和公示情况进行严格监督检查,防止其“申报一套、操办一套”,撕掉花样百出的“马甲”;同时盯紧重要时间节点不放松,坚决防止不良作风变异、反弹和回潮,促使婚丧喜庆事宜的操办回归简朴,回归亲情。(吴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