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化整治医疗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紧盯处方开具、药品选择、费用结算等关键风险点,推动相关部门从制度源头铲除利益输送的土壤。
近期,在宝安区纪委监委的强力推动和全程监督下,全区193家社康中心全面上线“双通道”药品电子处方流转功能。一项以“药品通用名处方自由选药+无感支付”为核心的创新机制,正悄然改变着辖区居民的购药体验,不仅让群众买药更方便、更省钱,更从源头上扎紧了医药领域廉政风险的“篱笆”。
针对处方开具中的微腐败问题,宝安区纪委监委督促卫健、医保部门严格规范医生处方行为,明确要求医务人员仅能依据患者病情开具药品通用名处方,严禁在处方中指定具体药品品牌、生产厂家或合作药店。不仅如此,患者可在全市范围内所有“双通道”定点药店中,根据价格、距离、品牌偏好等自由挑选药品。
在费用结算环节,医保系统直接与药店对接,患者仅支付自付部分,医保统筹基金支付部分由系统自动、安全地划拨至药店账户。社康中心及其工作人员全程不参与费用核算,不接触资金流转,有效杜绝了通过篡改处方、虚报费用等方式套取医保资金的风险。
为确保电子处方流转顺畅运行、服务优质高效,宝安区纪委监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联合医保、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针对运行中出现的药品供应不均衡、部分药店服务跟不上等问题,共同研究、快速响应、合力解决。医保部门加强处方审核与药品库存动态监测;市场监管部门强化药店抽检,严把药品质量安全关。同时,宝安区纪委监委还督促相关部门在社康中心设置意见箱、在政务服务App开通留言通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群众在处方流转、报销结算等环节遇到的困难和意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安排专人负责、限时处理、及时反馈,并将处理结果公示,形成“群众反馈-部门处理-结果公开-持续改进”的闭环,确保便民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见到长效。
宝安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关注政策运行情况,推动便民利民惠民机制不断完善,同时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让群众在医药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