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画”重点③丨“太平官”当不得

发布日期:2025-04-28   来源:南粤清风网

三期拼图.jpeg

福纪宣 郜曈 绘


  最近,市里组织黑臭水体排查,某区水务局李科长具体负责本区的排查工作。接到任务后,部门同事第一时间提议,兵分几路开展实地走访调查。李科长嫌麻烦,拖着不想去,还传授给大家一个“小妙招”:遇事先拖一拖,万一上面来催了,就随便编个结果或者直接把下面报上来的结果再往上报,这样既省事又给了交代。

  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中,仍有个别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在履职尽责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党群关系,还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极大危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向社会公开发布4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处数据,其中第二类就是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问题。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条第一款规定: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疏于管理,贯彻执行、检查督促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较大损失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工作中不敢斗争、不愿担当,面对重大矛盾冲突、危机困难临阵退缩,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九条第一至四项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一)滥用职权,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侵害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二)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三)工作中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四)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误导、欺骗行为的。

  各级党组织要坚决对“太平官”说不,坚定为担当者叫好,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李科长应及时摆正工作态度,切实做到“在位善为”。如果他继续在“推、绕、拖”中混日子,甚至想用所谓的“小妙招”来蒙混过关,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案例警鉴

  某市组织三次黑臭水体排查期间,某区原农林水务局水利科科长田某某在第一次排查中,因疏忽未组织排查且未上报排查结果;第二次排查中弄虚作假,在未组织排查的情况下即上报“经排查,我区无黑臭水体”;第三次排查中敷衍了事,对下级单位报送的“无黑臭水体”的排查结果未认真审核即上报,致使某路段的黑臭水体漏报,造成不良影响。田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清风纪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党员干部履行职责不用心、不尽力,对待工作不担当、不负责,见问题就推、见困难就绕,使好政策难以落实落地。这些行为表现为作风和能力问题,本质是政治站位不高、“四个意识”缺失、责任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问题错综复杂,必须以严肃问责督促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校正观念、正视问题,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精神,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敢于直面困难和挑战,勇于解决急事难事棘手事,练就铁肩膀、硬脊梁、真本事。

  南方日报记者 尚黎阳

  通讯员 粤纪宣 深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