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水流深】荷坳陈氏:传承忠孝重家风 爱国奉献馈乡梓

发布日期:2019-12-30   来源:深圳晚报

  W020191230530532346495.jpg

  荷坳炮楼全貌。

  W020191230530532400156.jpg

  兰桂书室。

  W020191230530532466051.jpg

  兰桂书室门楣。

  W020191230530532529512.jpg

  兰桂书室内部装饰。

  “处于家也,可表可坊;仕于朝也,为忠为良。”这是荷坳陈氏祖先对子孙为人处世最素朴的训诫。八百年来,从见载于史的宋代“盐场官”,到近代中国翻译德国刑律的第一人,再到无数投身革命、兴修学校、救护乡邻的仁人志士,荷坳陈氏一族群英荟萃、人才辈出。他们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传承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铭记。

  宋代“盐场官”

  开辟荷坳陈氏800年基业

  在龙岗区横岗街道荷坳社区西南面的榄冚山,有一座满目葱茏的幽静墓园,斑驳的青石墓碑上写着“宋故监场陈公之墓”,这位“陈公”就是荷坳陈氏一族的开基祖陈康适,号监场。

  据专家考证,陈康适是宝安沙井陈朝举第二子,既是龙岗最早见载的“盐场官”,也是该区最早见载的历史人物。陈康适早年随父自南雄珠玑巷迁至东莞归德(今宝安沙井)盐场,任盐场官,淳熙初年转任归善(今惠阳区)盐场官,并落籍该区准贺村(今横岗荷坳一带)。陈康适力行敬业,忠于朝廷,政绩显赫,同时孝诚传家,教子诗书,垦辟田园,择地筑宇,家声大振,荷坳陈氏渐渐兴旺繁荣起来。

  陈康适去世时,人们争相为其送葬。至今仍流传这样一个故事:陈康适去世后,忽遇倾盆大雨,出殡队伍只好将尚未下葬的棺木遮盖,奔回村子避雨。第二天天明,风和日丽,墓地出现一座“新坟”——原来棺木被蚂蚁运泥掩埋了,众人皆以为是天意使然,于是就地堆坟,因此,陈康适墓又被称为“蚁地”。

  说起陈康适,不得不提他的父亲陈朝举。陈朝举是理学大师朱熹的名弟子、北宋理学家陈襄的后人,也是宋淳熙年间的进士,著有《乔迁集》行世。因金兵之乱辗转南迁,晚年从南雄珠玑巷举家迁至沙井,膝下三子均为人正派、博学广识。长子陈康道立足沙井,次子陈康适迁至荷坳,三子陈康运别居燕川。从此,陈氏后人落脚鹏城,他们正直清廉、忠孝重教的精神也一代代传承下来。

  诞生翻译德国刑律第一人

  荷坳陈氏一族名人辈出,另一位举足轻重的传奇人物就是陈观海。陈观海是近代中国最早赴德的留学生。陈观海在德留学七年,勤奋刻苦,成绩优良,精通多国外语。八国联军侵华后,陈观海愤而辞去教会一切职务,一心从事翻译、外交和教育工作。他翻译的《德意志帝国刑律》风行一时,是最早把大陆法系的德国刑律介绍到中国的学者。

  陈观海出生于风雨飘摇的清末,一生学贯中西而又颠沛流离,却始终充满着家国情怀,深深影响着陈氏族人。为了家乡的孩子有书读,他和夫人一生节衣缩食,晚年在荷坳捐资创办厚德学校;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山河,他鞭策子女发奋图强,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陈观海一脉四代人中,先后有22人执掌教鞭,12人投笔从戎,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长子陈敬光毕业于天津北洋医学堂,一战期间参加了赴协约国的医疗队,北伐期间任国民革命军军医,后任职于湖北宜昌医院。解放前夕不惧战火,毅然决定一个人留下来保护医院,并完好无损交给政府。临终前,他用购买公债的方式将全部财产献给国家。幼子陈敬安早年留学德国富来堡大学,曾任清华学堂医院院长、武汉大学医院院长。二战期间加入英国海军参加对德、对日作战,后任中山大学医院教授,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他毅然将一儿一女送上战场,并把从国外带回来的医疗仪器变卖,连同自己多年的积蓄捐给国家。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除了陈观海一脉,荷坳陈氏涌现出的爱国志士不胜枚举,包括牺牲的东江游击队队员陈少平、陈其昌,参加淮海战役的陈醮添,协助美军顾问训练炮兵军官的陈志刚,成为解放军空军干部的陈坤胜,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从事通讯安全保障的陈志强……

  一村建设三座学堂教育子弟

  重视教育,是荷坳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的根本原因之一。陈氏历代子孙谨记“读书为重”的祖训,先后建有三座学堂教育子弟:建于咸丰末年的静安书室和厚德学校,以及建于光绪末年的兰桂书室。其中,静安书室和厚德学校在旧村改造过程中被拆毁,只有兰桂书室幸运地留存下来,并于今年被龙岗区政府出资修葺。

  记者到访时,正值兰桂书室抢修施工期,其古朴典雅的昔日风貌仍可见一斑。匾额“兰桂书室”四字虽已色彩凋敝,但笔锋清雄秀丽不减当年。东西南北四方檐下,分别彩绘了梅、兰、竹、菊,空白处书写了苏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意在劝诫陈氏子弟学习古人汪洋恣肆、明白畅达的心胸风骨。

  厚德学校虽已不见其往昔风貌,但对陈氏族人的功绩更远在兰桂书室之上。今年85岁的荷坳村民陈辉贤向记者回忆,儿时村民子弟都在厚德学校读书,每个年级有四到六个班,每个班少则十几人,多则二十余人,全校师生近千人。因为厚德学校的存在,不仅荷坳村人人有书读,周边村子的孩子也有机会来这里读书。如今,厚德学校虽已不在,但其影响依然留存,2019年,依托于厚德学校建立起来的荷坳小学正式更名为“厚德小学”,为牢记历史、哺育新人继续做出贡献。

  荷坳社区工作站民政主任陈玉芳告诉记者,除了建设发展厚德小学,修缮保存兰桂书室、陈康适墓、炮楼等文物建筑,荷坳村还建造了一批集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民居和现代化设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陈氏家风,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许娇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