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水流深】晋代黄舒孝行美德在深开枝散叶

发布日期:2019-06-11   来源:深圳晚报

晋代黄舒孝行美德在深开枝散叶

宝安发掘和传承孝德文化,计划成立黄舒孝德文化研究会

 

▲首届“黄舒·孝文化节”现场,少年们表演传统礼仪。

 

▲黄氏祠堂。

  “西晋伦常南粤士,六年庐墓一生心”。宝安区新安街道上合社区黄氏宗祠的一副对联,纪念着深圳黄氏祖先、晋代南粤孝子,深圳历史上第一个文化名人——黄舒“孝行流芳”的故事。

  德乃人之本,孝乃德之先。上合社区发掘和传承根植千年的孝德文化,以孝来管理社区,孝德传家,和睦守望,更是将小家的孝道提升到家国的忠孝,赋予了新时代孝德文化的丰富内涵。

  “六年庐墓”,孝道广为流传

  位于宝安区新安街道的上合古村,是深圳最早的广府黄氏居住地。建筑群以黄氏宗祠为中心扩散,青砖砌成的排屋错落有致,上百年的古老建筑,静静守望。

  宗祠殿前的“孝行流芳”石牌坊,是为深圳黄氏祖先、晋代南粤孝子黄舒所立。门额上有竖匾书“奉旨旌表”,两侧为“西晋伦常南粤士,六年庐墓一生心”,这副对联概括了黄舒动人的守孝故事。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频仍,一些北方士族陆续迁入宝安,其中有一位士人叫黄舒。他心地善良,孝敬父母,尽管生活艰辛,孝亲的礼仪从不懈怠。父亲死后,黄舒悲痛欲绝,一筐筐背土为父亲造墓地,并在旁边搭间茅草屋,按孝道的礼仪守孝三年。母亲去世后,也同样如此,守孝三年。因此有了“六年庐墓”之说。

  黄舒心有大孝,与人为善。据《孝行流芳黄舒的故事》记载,他在自家堂屋挂起“孝义传家”匾,经常邀村民来家里做客,讲孝道礼仪。他用“羊有跪乳之恩”古训巧劝邻里要孝顺父母,引用孟子《离娄子》“好货物,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训斥村里的不孝之子。“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为不孝也”,他用孝道化解邻近两村为争夺土地引发的械斗危机,让两村人和睦相处、世代交好。久而久之,村民将黄舒的堂屋取名为“敦睦堂”。

  黄舒的孝行孝德传开后,当地官府上报朝廷,晋帝钦旌他为孝子,死后祀为乡贤,并把他住的地方命名“参里”,比作春秋时期孝子曾参。

  黄舒的事迹流传千年,不少文人学士也题诗称颂。最早记述黄舒事迹的史书,是南朝宋沈怀远所著《南越志》:“宝安县东有参里,县人黄舒者,以孝闻于越,华夷慕之如曾子之所为,故改其居曰参里也。”明代东莞知县董裕称赞黄舒:“此岭表人士之初也。曲江诸贤,犹在其后。”在这个县官眼里,黄舒不仅是本地的骄傲,也是整个岭南地区人文初祖。

  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被贬官至此,曾为黄舒的事迹写过《晋孝子祠参里黄先生祠记》,还应邀撰写过《东莞县晋黄孝子特祠碑》,回应孝子归属之争。“烝民是天生而然,孝德者,所以不忘其生,故烝民感动尤至,岁月之所以不能沫,地界之所以不能分”,意思是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不要管他的家乡划分到哪里,时间和空间都不是问题。

  从家庭孝道到家国忠孝弘扬“孝德”精神

  无论是《东莞县志》还是《新安县志》,都把黄舒排在“乡贤”或“孝友”人物之首,福田上沙黄氏、下沙黄氏、上梅林黄氏、南山北头村黄氏等广府黄氏族人皆引以为豪。

  黄氏宗祠的“孝行流芳”牌坊,为深圳仅存的纪念黄舒的牌坊。“祖辈在这里修建纪念黄舒的牌坊,说明我们上合黄氏世世代代把孝德作为家族的精神图腾,立为做人处事的原则。”上合社区黄氏第19代后人黄锡安,曾任上合社区党支部书记,他介绍,扎根在上合社区的黄氏族人有1800多人,还有部分族人散布海外。

  “德乃人之本,孝乃德之先。从对亲人的孝,再到一种道德风尚,潜移默化地凝聚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黄锡安介绍,黄氏族人孝德传家,民风和睦,更是将小家的孝道提升到家国的忠孝,流传了许多佳话和故事。

  据《上合村志》载,黄氏家族出了不少名人。黄远是从上合走出去的开国少将,作为复旦大学外国文学专业的高材生,他精通英、法、日、俄四门外语,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儒将。60多年的革命历程,他心怀家国忠孝,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辈子廉洁奉公,成为令人敬仰的将军。

  一代武林名师黄连胜,通过传道授艺,行侠仗义,继承和传播中华武术文化,报效祖国和人民。他创立的“上川黄连胜醒狮”,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深圳著名文化品牌。

  1992年,上合社区制定十条村规民约,要求社区居民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强调要开展文明活动,互爱、互助、互谅、团结,提倡尊师爱生、尊老爱幼,抵制腐朽思想侵蚀,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上合社区连续摘取市级安全文明小区、省级卫生村等多项荣誉。

  “行好事做好人,回馈社会温暖城市。”坚持每天为环卫工人、困难人士免费派发100份早餐,从上合走出去的黄创就、黄锦添兄弟因善举获得第四届鹏城慈善奖。

  拟成立孝德文化研究会打造文化品牌

  《上合丛书》首发、上川黄连胜醒狮文化馆揭幕、上合古建筑大王古庙和西庄书室修缮竣工……2018年12月8日,首届“黄舒·孝文化节”暨新安传统文化演出季在上合古村落举行。这场以“孝”为主题的活动旨在更好地传承孝德精神,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含义。

  事实上,上合社区从2016年起,每年都会举办社区孝德文化节。今年71岁的黄石保,另一个身份是社区国学小讲堂的讲师,这几年一直坚持为孩子们讲授黄舒孝德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历史,更好地接受孝德家风教育,将来更好地为家乡、为国家做贡献。”

  黄锡安介绍,上合社区一直保持着跟“孝”相关的传统。每到重阳节都会举办敬老活动,挨家挨户慰问看望长者,送上敬老金;清明、春节等节日,在黄舒墓前举行大型祭祖活动,族人从海内外返乡聚集在一起,共叙桑梓情怀……看似平常的活动,拉近的是黄氏族人对亲情和对家乡的感念。

  宝安区新安街道有关负责人透露,为树立文化品牌,今年将继续举办深圳第二届“黄舒·孝文化节”,计划成立宝安区黄舒孝德文化研究会,设立黄舒孝德文化展览馆,进一步发掘和考证历史史料,做好文化推广,使“善”“孝”成为新安文化的主元素。

  成立黄舒孝德文化研究会,是黄锡安退休后的新事业,目前他正忙着邀请文史专家,重修黄氏族谱。通过修谱,让邻里守望、崇德向善、爱家爱国的优秀传统,代代传承。在他看来,这件事“功在当代,但利在千秋”。

  专家点评

  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研究馆员彭全民:

  用传统孝道激发家国情怀

  黄舒是深圳历史上第一个文化名人。百善孝为先,人子之孝道历来是儒家传统中最重要的部分。深圳能够在1600多年前就产生一个国家级孝子典型,是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可以说,黄舒将中原传统孝道带到深圳,并一直影响至今。

  从深层看,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爱国爱家等传统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放在当今社会,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关爱、互敬互谅、共同进步,这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的过程。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孝德文明的作用都不可替代。

  黄舒“孝德”作为深圳孝德文化的重要遗产,应当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充分开发和运用。黄氏族人孝德传家,将小家孝道提升到家国忠孝,是对“大善”和“孝德”的传承,建议将黄舒及上合孝德故事编入本土教材,使之走进全市学校,让更多的学生传承孝德精神,激发家国情怀。(陈逸群 黄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