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廉政文化启示录《廉水流深》今起出街

发布日期:2015-09-21   来源:深圳晚报

  开栏语

  反腐倡廉,不仅需要重拳出击的震慑,同样还需要春风化雨的倡导。重温过往的故事,重拾文化的传承,都会为当前的反腐倡廉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为加大深圳反腐倡廉的宣传力度,营造崇尚廉洁、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传递出深圳反腐倡廉的“好声音”,从本期开始,深圳市纪委与深圳晚报联手打造的“廉水流深——深圳廉政文化启示录”专栏正式推出。

  栏目以“廉水流深”命名,语出成语“静水流深”。“廉”意指廉政;“深”意指深圳,也指深远;以此组合彰显栏目的文化意味和深圳廉政文化的深远意蕴。栏目将紧扣深圳的廉洁文化,挖掘其背后的廉洁故事,展现深圳过往和现在艰苦奋斗、清廉奉公的精神。通过历史的传承,增强深圳市民对于廉洁理念的认同,敬请读者关注。

  家训传承八代 子孙谨守勤俭

  “龙岗首富”鹤湖罗氏一直崇尚俭文化

W020190809645410699607.jpg

  鹤湖新居围堡勤俭的罗氏后人。陈武远 摄

  引子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戍边将士驻扎岭南,从而揭开了中原人南迁的序幕。在随后的历史岁月中,由于战乱和移民,大批中原人定居岭南,从而形成了客家民系以坚强、包容、团结、奋进为特点的客家文化。明末清初,出于国防和经济需要,大批的客家人从惠州、兴梅地区迁入深圳龙岗、坪地等地,开始了深圳客家人的创业史。历经了数百年的历史沉淀和近代的改革开放,在深圳这座新移民城市,以“俭”“礼”“孝”“信”“廉”为核心价值的深圳客家文化逐渐形成。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从上述五个方面,对深圳客家文化进行解读。

  客家文化,在深圳一直以“俭”独树一帜,成为客家人立足深圳的基石,“俭”文化也让客家文化在深圳得以广泛传播,赢得普遍认同。

  回溯客家源远流长的“俭”文化,对开展当前的廉政文化教育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民廉洁素质具有启迪作用。从今天起,本报将挖掘深圳客家“俭”文化的故事,以史鉴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洁文化的精神资源。

  深圳晚报记者 雷燕 见习记者 南方

  2015年一个普通的工作日,78岁的罗文范踩着一辆破旧的单车,来到位于深圳龙岗的鹤湖新居。当他沿着那条长长的青灰色石道,驶过一排高高的老旧城墙,推开那红漆斑驳的厚重木门,踏入犹如迷宫般的深宅大院,没有人知道,这位俭朴的老人不仅是客家博物馆的顾问,还是“龙岗首富”鹤湖罗氏的第八代孙。

  200多年前,罗文范的祖先罗瑞凤从兴宁来到龙岗,初为小贩,因擅长经商,勤俭持家,积聚了百万家财,成为当年显赫一时的龙岗首富,随后在此兴建家园,取名“鹤湖新居”。

  罗氏家族即便在最鼎盛时期,仍然谨记“尚勤俭”的家训,并通过每一代罗氏子孙流传至今。

  舔鹅卵石下饭

  罗氏家族为什么会以“勤俭”著称?当罗文范讲给博物馆的人听时,每个人都会认为这事太匪夷所思。然而,这个如同传说一样的故事,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

  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鹤湖新居的开基祖先罗瑞凤公,从粤东兴宁墩上村迁居龙岗圩马福头立业,时年四十四岁。初到龙岗时,无地无产,只能挑起箩筐从小贩做起,往来于龙岗、凤岗之间赚取商品差价作为利润。

  创业是艰苦的,白手起家的瑞凤公为了节省成本,每天凌晨出门,箩筐中必然要装一块泡过盐水的鹅卵石,吃饭时拿出来舔一舔,当下饭菜。

  发家致富后,瑞凤公没有奢侈浪费,仍然勤俭持家。可贵的是,瑞凤公以及他的子孙对自己很节俭,对外却乐于扶危济困,积极赈灾行善,罗氏家族为此获得道光皇帝钦赐“大夫第”牌匾。

  有了俸禄还“啃老”

  遥想当年,祖先罗兆熊任广州儒学正堂,主管全省教育考试,每年的俸银和禄米用于家庭开销绰绰有余。但他乐于扶危济困,俸禄大多用于赈灾行善。

  每次手头紧,罗兆熊便向家里要钱。父亲罗廷贵节俭出名,儿子要钱次数多了,他便心生疑虑,“做这么大的官,俸禄怎么还不够花?是不是在外面挥霍浪费了?”

  罗廷贵决定到广州一探究竟。到了广州,先到理发店修整面容去见儿子。因他平日衣着俭朴,理发店老板“衣帽取人”,见他不过是乡下的“土包子”,就让学徒打发他。

  付账时,老板看到罗廷贵腰带中揣了那么多钱币,一下都傻了,连忙问他到广州干什么。当知道他是看望儒学正堂罗兆熊大人的,赶紧让人去省府通报。

  罗廷贵在省府向罗兆熊的同僚打听,得知儿子赈灾行善,当官爱民的事情,才放心返回龙岗。

  俭文化八代相传

  罗氏家族代代相传下来“俭”的家训,到了第八代孙罗文范这里,仍然得以完好地继承。

  众所周知,一个勤俭节约的人,绝对不会过着铺张浪费的生活。而罗文范的“俭”,在整个博物馆都是有口皆碑的。

  博物馆的副馆长孙骞很是佩服他,“范叔家是有这个条件的,但他不买车,不让儿子开车送,也不让工作人员开车送,老人家快八十岁了,每天仍然踩着单车来来去去。”

  老人家在一边摆摆手,“习惯啦,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都节省。”其实即便是富裕了,范叔也是这样教育儿子的。说起儿子,他开怀大笑:“他也听话,很节约。跟我一样,都是老实人。”

  为了不贪不做站长

  改革开放后,罗文范担任龙岗文化站站长。那个年代,不管是卡拉OK,还是舞厅,但凡跟文化沾点边的生意,都要向文化站报备。

  “做文化站站长也是个肥差,好多人排着队给你送钱。”罗文范回忆说。

  第一次有人给他送钱时,他压根对这事没有一丁点概念。“他们给我一摞钱,我就问这是什么意思?”后来,他们跟罗文范解释,这钱是包工头送来的,站里七八个人平分,一个人1250块。罗文范听完,拍桌而起,“这怎么能行,这钱不能要,以后也不会要。”

  当清官难,尤其当你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这个官还怎么做得下去?后来罗文范一想,干脆这个站长他不做了,让给别人做,他宁愿做副站长。

  客家俭文化薪火相传

  客家的“俭”文化,并不因个别客家官员落马而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俭”文化,也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客家,客家人的勤俭历经200年历史,已经化作了深圳的一种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迈入鹤湖新居的罗氏祠堂内,一眼望去,便可以看到“尚勤俭”三个大字力透纸背,镶入罗氏家训的牌匾,被先人高高挂在墙上,以警示后代子孙。

  家训曰:俭可助廉,勤能补拙。开财之源,非勤莫克。节财之流,惟俭是则。士农工商,各精其业。怠惰奢华,切宜刻责。休待老年,徒伤落魄。克勤克俭,是为美德。

  记者眼前又浮现起罗文范拍着胸膛傲言,罗氏家族问心无愧,历代子孙都谨记家训,从来没有出过贪官污吏、地主恶霸。

    专家点评

    俭文化有着当代价值

   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型专家戴有山博士,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他专职从事国家文化安全、文化认同、文化强国战略、中西文化比较、社会舆情研判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他强调,“俭”文化在客家传统文化中,有很深厚的历史渊源。罗氏家族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具有一定的当代价值。回首客家人的“俭”文化,对当下有着极高的借鉴意义。

从深层面看,“俭”文化可以引领社会价值取向,人们可以从传统的、朴素的“俭”文化中领略到,“俭”文化其实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文化。

“当然,提倡‘俭’文化,绝不会阻碍了物质文明的进步。恰恰相反,它会带动物质文明的进步,促进物质文明健康地向前发展。”戴有山博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