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商】给政府工程装上“护廉”网

发布日期:2019-12-17   来源:深圳商报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办公楼走廊里,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系列宣传海报,12名前同事违纪违法案如警钟长鸣,给这家在深圳建筑市场被视为“重要甲方”的部门时刻以警示。与此同时,该署的信访举报量两年来已下降了近50%。

  长期以来,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腐败的易发多发区,违纪违法案件屡见报端,个别地方甚至还出现“前腐后继”,查不胜查的情况。究其原因,制度虚化、监督缺位、权力失控是主要因素。为破解“工程上马,干部下马”难题,深圳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在加强查处和教育的同时,把监督摆在突出位置,从强化关键环节权力的监督制约入手,加强监督检查,抓好以案促改,用高质量的监督为政府工程保驾护航。

  以案促改催生阳光工程

  “找什么关系都不管用了”

  11月26日,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发布了今年12月招标计划,深圳文学艺术中心、深圳自然博物馆等10个施工类、5个服务类项目位列其中。在此之前,这些项目均已在1月29日的年度招标计划中予以公布。在发布正式招标公告前,每年年初发布年度招标计划,每月发布月度招标计划,方便投标人提前掌握招标信息,已成为深圳建筑工务署的惯例。

  而3年前,情况却并非如此。2016年,市纪委严肃查处了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督导处调研员、前海项目管理处主任王觉民违纪违法案。经查,王觉民通过提前泄露招标信息等方式,帮助包工头程某林中标多个项目,从中收受贿赂现金人民币2300万元、加拿大币2万元、总价值人民币123.7万元的汽车3辆、房屋装修款人民币50万元。事后,王觉民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此案也拉开了深圳工程领域反腐序幕,一年多时间,建筑工务署12名干部被查处,其中处级干部8人。

  作为全国率先实行政府工程集中管理模式的城市,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负责除水务、交通以外所有市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被称为政府工程的“大管家”。成立15年来,市建筑工务署完成政府投资915亿元,建成了一批精品工程,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从案件可以看到,利用信息不对称谋利是主要手段,信息公开不够充分是主要原因,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是主要问题。”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张波告诉记者,一些岗位权力集中,特别是“项目主任”,全权负责一个项目从前期、招投标到施工、验收的全链条管理,是“总管家”;而负责施工现场监管的工程师,在一线具有“话事权”,都是参建单位重点攻关的对象。据统计,该案中,有约70%的受贿行为都发生在“项目主任”和现场监管工程师身上。

  针对这些问题,市纪委及时组织撰写案件剖析报告,第一时间到市建筑工务署召开案情通报分析会,提出整改建议,要求其加强信息公开,确保工务署所有项目信息、招标计划、重要定标原则、工程进度和各项业务制度等内容第一时间在门户网站公开,做到规则透明、即查即知,最大限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腐败风险。

  2017年,政府工程信息化监管平台已经上线,所有工程信息、流程全部公开,重要环节全部在线监管。“招标信息网上都有,不用再去打听了。就连现场变更也都规范了,监理单位、工务署管理人员、咨询单位等一起到现场确认当场签字,避免了拿着签证单去找每个人单独签字,审批流程是公开透明的,找哪一位领导也没有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项目参建方上海宝冶集团公司的项目经理韦鹏告诉记者。

  嵌入式监督实现“两个责任”贯通协同

  “转包挂靠、围标串标没空间了”

  在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现场,施工单位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战俊志每次到工地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项目组办公室刷脸“打卡”。从项目开工到竣工,包括他在内的9位主要管理人员,每个月至少要有21天到场,通过面部识别系统进行考勤。

  这是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以下简称“派驻四组”)推动市建筑工务署出台的一项针对工程违规转包、挂靠的监督措施。

  转包挂靠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顽疾。一些工程项目,看似招到了大型知名企业,但光鲜亮丽的“帽子”下是个什么样的“脑袋”却无法确定。一些包工头不择手段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违规拿到这些项目,成为党风廉政和工程质量主要的风险点。

  “解决转包挂靠和围标串标问题,既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工程监管的需要,既是建筑工务署的主体责任所在,也是派驻组的监督责任所在。”市纪委监委派驻四组组长张彩虹告诉记者,解决这个问题,要两个部门形成合力,“两个责任”贯通协同,防止业务工作和廉政建设“两张皮”。循着这一思路,派驻四组发挥熟悉工程领域反腐规律的优势,提出通过“盯人”监督的设想,推动市建筑工务署探索对参建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等实行实名制管理和人脸识别现场考勤等做法。把监督延伸到工地,搞清工程到底是谁在建、是谁在管理,做到一竿子管到团队管到人,一旦要追究责任也能具体到个人,压缩腐败空间,提升工程质量。

  “如今,在招标阶段,投标方参建队伍主要管理人员的信息就要录入系统,等开工后再通过刷脸验证,这就防止了投标方和施工方名不符实的情况。包工头通过挂靠大公司或者围标拿项目这条路就堵住了。”在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工地,工务署项目负责人陈仕华告诉记者。

  正是靠着这种嵌入式监督,市纪委监委督促市建筑工务署建成政府工程信息化监管平台,把工程管理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廉政五个方面融为一体,通过业务全上网、过程全留痕、风险全管控、信息全公开,实现工程建管与廉政监督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平台对招标、材料设备、支付、合同、变更、质量安全等6大高风险业务实行四级预警,通过大数据监测,分析专家投票结果,筛查专家和企业的关系,防范暗箱操作。

  监督的再监督推动受贿行贿一起查

  “企业不敢再行贿了”

  深圳市安冠科技有限公司、美国百通公司、深圳市金航实业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因“违反廉政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一年或两年内被禁止参加工务署(含直属单位)所有项目投标。

  打开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官网首页“工程信息”下“曝光台”栏目,行贿企业被放在置顶位置。

  曾经,违纪违法案件发生后,一边是落马干部家庭破碎,一边是包工头们照常吃喝玩乐。对行贿人查处力度不够,导致行贿成本低收益大,潜规则流行,市场失范。“一定要让行贿人真正感到痛,建设市场风气才能得到净化。”张彩虹说,市建筑工务署作为政府工程市场最大的甲方,有条件通过经济手段对不法市场主体进行制约,于是派驻四组开展监督的再监督,推动该署修订《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不良行为记录处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对企业输送利益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修订后的《办法》,将参建单位及责任人参与围标串标、违法转包挂靠、发生质量安全问题、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履约质量差、输送利益等不法行为纳入处理范围,同时上述内容被写入招标文件及合同范本的固有条款,强化对参建单位的约束监管。

  《办法》修订一年多来,市建筑工务署依据已生效的党纪政务处分决定书或刑事判决书,对43家涉案不法企业进行了处理。有的是书面警告,有的是被停标6个月到2年不等,有6家被无限期停标,行贿情节特别严重的4家企业和行贿人还被予以网络公示。停标直接影响承包商“饭碗”,网上公示则损其声誉,违反廉政规定的企业被严肃处理,在业内引起极大震动,给政府工程参建单位敲响警钟。“因为行贿而导致被停标,代价太大了,要想长期参与政府工程,遵纪守法是基本前提。”韦鹏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