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当谨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奋进实干。日前闭幕的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明确了我市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市各级干部要锚定目标,埋头苦干,以扎实的作风奋勇向前,一起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本期“廉议汇”就此话题邀请3位嘉宾进行讨论。
天歌(广东深圳职员):实践出真知,实干出业绩。对于干部来说,贵在有想法,胜在有闯劲。要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有所成就,不辜负上级的信任和民众的期待,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干”二字上。
岗位就是责任,职务就是担子。让上级决策部署、群众需求呼声在本地、本部门开花结果,需要沉下心来,下更大气力真抓落实。尤其是年轻干部要拿出勇气,敢啃硬骨头,敢碰硬钉子,懂得灵活务实的工作方法,能够在迂回中前进,在困境中突破。唯有如此,才有望迎来工作上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成绩上的“守得云开见月明”。
杨朝清(湖北武汉高校教师):有的人喜欢在工作上处处“留痕”,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用心良苦;有的人习惯坐而论道,说起来夸夸其谈,做起来拈轻怕重、虎头蛇尾……干工作最忌的就是做虚功、出虚招,这些形式主义的做法要不得。
党员干部是否真抓实干,不仅能反映在工作业绩上,也会反映在群众口碑上。要树立“与其投机取巧不如脚踏实地”的观念,让真抓实干成为价值追求,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奋发有为、实干担当。
许卓(广东深圳媒体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人生目标、理想抱负,都要从迈开脚步去干开始。一名年轻干部如果没有实干,哪怕得到了一时的侥幸、小利,也无法拥有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获得感。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实干家“唱主角”,耍花拳绣腿的人没有舞台。年轻干部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潜心钻研业务,沉心干好工作。只要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美丽风景,拥有美好人生。(整理:尹传刚)
最是实风动人心
行动是一切理论认知的落脚点,又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先决条件。法国先哲伏尔泰认为,“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的确,只有行动才能开辟未来的路,只有实干才是立身之基、立功之道。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崇尚实干、狠抓落实,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到讲政治的高度。在强有力的高压态势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固复杂,稍不留神就会反弹回潮、隐形变异。
最是实风动人心。离开了实干,再宏伟的目标也不可能实现,再美好的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再到“为了改革开放事业,要杀出一条血路”的袁庚,这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者,皆以“实”为立身之本,把“实”作为一种信念去坚守和践行。党员干部必须把心思用在干实事、抓落实上,坚持干真的、来实的,不务虚功、件件求效,才能善作善成。
踏上新的赶考路,每天都是赶考日。日前胜利闭幕的2022年深圳两会,为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不断开创深圳改革发展新局面,擘画了美好蓝图,吹响了奋进号角。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我们要以务实的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踔厉奋发开新局,向着既定目标大踏步迈进。
抓工作、出政绩、干事业,关键在一个“实”字。惟实干,才能收获丰盈充实的人生,开创无限生机的未来,赢得群众的信任与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