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议汇】让惠民政策走好“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23-12-14   来源:深圳特区报

  近日,湖北省大冶市金牛镇部分干部在发放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的过程中不作为,导致本应及时发放的补贴被“遗漏”。在该案中,大冶市民政局将出台的惠民政策文件一发了之,部分乡镇则一转了之,没有考虑到发放群体的特殊性,没有积极上门宣传,而是坐等群众主动申报,结果很多符合条件的老人“应领未领”,根本不知道这一政策的存在,大好的惠民政策打了水漂,时间长达5年之久。本期“廉议汇”就该话题约请三位嘉宾进行讨论。

  叶祝颐(湖北武汉 教师):现实中,我们并不缺少政策善意,但一些工作在成效上差强人意,甚或是南辕北辙,核心症结就在于个别领导干部不注重、不愿意抓落实,习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在这个案例中,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是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体现了对经济困难老人的关爱和温暖。但是好好的一项惠民政策,却因为职能部门层层将文件一发了之、一转了之,最终导致惠民政策没能最大范围惠及有需求的群众,不仅损害了群众利益,也折损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孔德淇(广东广州 媒体人):惠民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落实不力,原因众多。有的是因为政绩观错位,在执行中做选择、搞变通,但凡上级会议要求,顾不上消化吸收,一律先开会传达,事不过夜表决心,满嘴空话讲落实;有的是因为作风漂浮,责任心缺失,脑子里满是“开会就是重视、发文即为落实”那套逻辑,至于基层怎样落实,效果具体如何,都与己无关;有的是因为能力水平不够,事前调研不深入、事中协调不到位,造成政策宣传不广泛,落实不到位,广大群众知晓率低,让好政策打了水漂。

  夏熊飞(湖南长沙 媒体人):让惠民政策走好“最后一公里”,推动惠民政策应享尽享、惠民资金应领尽领,需及时清除惠民政策落实绊脚石。要加大对各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民服务等方面的监督检查,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对工作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严肃追责问责,保障各项惠民富民、共同富裕政策落地见效。要坚持把查办案件与堵塞漏洞、强化监管相结合,着力完善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机制,进一步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推动完善制度、优化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强化责任与担当意识,吃准吃透各项惠民政策精神,绝不能让好政策成为一纸空文。

  (整理:尹传刚)



政策“馅饼”,看得到更要吃得到

  政策执行有落差,群众感受有温差。

  责任心缺失,服务不到位,会让一些好政策成为挂在天空中的“馅饼”,看得到但“吃不到”。本案中,大冶市民政局将惠民政策文件一发了之,部分乡镇一转了之,让大好的惠民政策被长期“梗阻”,无法有效落地落实,着实让人痛心、惋惜。这也反映了一些党员、干部工作不够扎实,作风不够细致。

  进而言之,一些惠民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落实不力,原因多样。或因认知理解偏差、能力水平不够等问题,造成政策宣传不广泛,发动不彻底,群众知晓率低;或因不担当、不作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意识不够强,甘当“甩手掌柜”,使惠民政策成为一纸空文。凡此种种,都应严肃精准问责,决不能让群众本该享受的好政策卡在半路、打了折扣。

  好政策落实好,才能惠之于民、赢得民心。政策制定和政策落实,是一篇文章的上下文,需一体设计、一抓到底。作为党员、干部,应把勤政为民的责任和担当扛在肩头,不管是制定政策还是推动落实,都要时刻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吃准吃透各项惠民政策精神,切实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动态掌握了解政策落实情况,真心实意把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而不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