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脚步在宇宙星辰

发布日期:2020-04-28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采访叶培建院士,是在一个午后,我们赶到时,他已经在等候。拍摄场地还没布置完,他就走了进来,像老友一般随意跟我们聊聊。“我还以为扛起摄像机就可以拍摄了,没想到这么复杂”,他说,“请你们喝杯咖啡吧。”

  “我国的无人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绕’和‘落’目前都已经完成了,嫦娥五号将完成第三步‘回’,要去月球上采集月壤,并且还要带回地球……”说起探月,他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思维清晰缜密,说话干脆利落,从每个月球探测器的任务、特点、运行原理,再到我国未来的火星探测,娓娓道来。

  1968年,叶培建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下属的北京卫星制造厂,从技术员一路成长为空间飞行器专家。从“中国资源二号”到“嫦娥一号”,从圆梦月球到逐梦火星,他大半辈子和中国航天紧密相连,“一门心思安下心来干一件事情”。

  改革开放后,他作为我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瑞士留学。当记者问起当初回国时有没有思想斗争时,他严肃地纠正:“你这样问是小看我了,当时一点没有思想斗争。”他说:回国这件事不存在困惑和犹豫,学完了就应该回来,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一定要为中国做事情。不要老说国家条件不好,条件好了还要你干嘛呢?

  了解叶培建的人都知道,他说话办事从来都是直来直去,对队伍的管理以严格著称,“在我们院里,只要说今天这个会是叶总主持的,没有哪个迟到,我自己也从来不迟到。”

  他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他手下每个队员的特长、爱好和有趣的故事。哪个年轻人取得了什么成就,他说起来满眼都是骄傲和欣慰。“你想要吃好馒头,就要从麦子抓起。”他口中的麦子就是人才。2004年,探月工程一期立项,他担任嫦娥一号卫星的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制队伍,用了短短3年时间完成了全部研制工作。

  为了确保卫星研制质量,他提出,对质量问题要“捕风捉影”,一个小小的疑点都不能放过。在他的团队里,谁做的东西发射前提出有问题的话,不处分、不批评,还要表扬。“一方面是责任,另一方面真是因为怕,全世界航天失败的例子,没有哪一个是因为大事情失败的,都是一颗螺丝钉,一个软件,一句话编错了。”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很多人在现场留下激动的眼泪,叶培建没有,还即兴赋诗几首。“我在第一线干,天天做,还是心中有数的,我认为会成功。”他说。

  在发射现场,他喜欢这里走走,那里逛逛,跟大伙儿聊天,让大家放松心情。大家都说,只要有叶总在,哪怕一句话不说,心里也踏实。

  “不能只从眼前的利益来看待太空探测和开发。”谈及太空探测的意义,叶培建说,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东西,很多都是前人给我们留下来的,我们今天也必须要有些人要为人类的将来做准备,我们就在做这样的事情。

  2017年1月,为表彰他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456677”的小行星命名为“叶培建星”。2019年9月17日,他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身体还可以,在有生之年要再多做点事情。”他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郭兴)